脉购健康管理系统(软件)包含:客户开卡、健康档案、问卷调查、问诊表、自动设置标签、自动随访、健康干预、健康调养、历年指标趋势分析、疾病风险评估、饮食/运动/心理健康建议、同步检查报告数据、随访记录、随访电话录音、健康阶段总结、打印健康报告等
标签:健康管理、健康管理软件、体检预约、体检商城、体检预约系统、健康管理系统、脉购健康管理系统、脉购健康管理软件、脉购体检商城软件/系统
据报道,全球30-79岁高血压患者数达12.8亿,患病率仅总人口的1/3[1]。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逐年持续上升[2]。而与此同时,中国高血压控制率还未达全球平均水平。鉴于我国高血压的高发病率、低控制率和治疗高血压能带来的巨大健康获益,我国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行动[2],指出2012-2030年的目标是持续提高高血压人群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4月17日,在第23届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SCC 2022)上,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李荣教授为我们详细解读了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高血压成人药物治疗指南[4]。
▌要点一:指南推荐治疗起始高血压患者应进行实验室/心电图检查
在开始高血压药物治疗时,WHO建议进行检查以筛查合并症和继发性高血压,但前提是检查不会延迟或阻碍开始治疗。
建议的检查包括血清电解质和肌酐、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或空腹血糖。尿液试纸和心电图。
在资源匮乏的地区或非临床环境中,可能存在费用问题或缺乏实验室和心电图检查条件而无法进行检查,此时不应延误治疗,检查可以延后进行。
有些药物:如长效二氧吡定类CCB,与利尿剂或ACEV/ARB相比,更适合在没有完善检查的情况下使用。
▌要点二:推荐治疗起始或治疗过程中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WHO建议在开始高血压药物治疗时或之后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但仅在可行且不会延误治疗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没有评估条件,也不要因为评估而耽误治疗。
▌要点三:区别强化不同类型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值
李荣教授也用表格总结了各国高血压指南中对各亚组人群降压目标值(mmHg)的推荐。他强调,目前对高血压目标值的管理要点还是“目标从严”。
表:各国高血压指南对对各亚组人群降压目标值(mmHg)推荐
▌要点四:启动降压药物治疗不应迟于高血压诊断后4周,若基线血压高且伴有终末器官损伤,应立即启动降压治疗。
其中,2021WHO指南中具体指出:
启动降压药物治疗不应迟于高血压诊断后4周
若基线血压高且伴有终末器官损伤,应立即启动降压治疗,不宜延迟
基本检查和心血管风险评估,不应延迟降压治疗的启动
2018中国指南中指出高血压启动药物治疗的时机包括[6]:
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血压仍>140/90mmHg和(或)高于目标血压的患者应启动药物治疗
中危且血压>160/100mmHg应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要点五:四种常用降压药获得指南一线治疗和联合治疗推荐
长效二氢吡啶类CCB、ACEI/ARB和噻嗪型或噻嗪样利尿剂这四种药物被推荐为成人高血压初始一线治疗药物和成人高血压联合治疗的药物选择。
李荣教授提醒道,β受体阻滞剂没有被WHO指南推荐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要点六:尽可能调动社会卫生资源,促进高血压管理
WHO建议,药剂师和护士等非医师专业人员可以提供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只需满足以下条件:适当的培训、有处方权、有具体的管理方案和医生的监督。
李荣教授总结了目前高血压管理的三大治疗策略:
▌管理策略一:积极强化降压,争取更大获益
2018中国高血压诊疗指南[6]中强调,降压治疗的获益只要来自血压降低本身。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取强化降压的治疗策略,以取得最大的心血管获益。
发表在Lancet上的meta分析也证明了这一认知[7]。这项Meta分析纳入19项试验,共计44989例患者,其中5项研究纳入糖尿病患者6960例。结果显示,将患者血压降至133/76mmHg,与140/81mmHg相比,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更低。
图:强化降压对心血管的影响
▌管理策略二:早治疗,早达标
我国规模最大的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FEVER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 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平行组研究,纳入9800合并1或2个CV风险因素/病的高血压患者,旨在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间高血压患者的卒中及其他CV事件。
其亚组分析显示,用药后1个月血压达标者比6个月达标者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35%)[8]。
▌管理策略三:CCB+ACEI/ARB为基础的联合降压方案受到当前指南推荐
多个高血压指南中均推荐以CCB+ACEI/ARB为基础进行降压治疗,包括201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6]、2020国际高血压学会的全球高血压实践指南[9]和最新发表的WHO 2021指南[5]。
总结下来,从李荣教授的分享中,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高血压管理的困境和急迫性。而且2021 WHO高血压指南中多次强调了及早开始降压的必要性!
李荣教授也以多个研究和指南为证据,强调及早降压达标的必要性,以及以A+C为基础的降压方案可带来的获益。